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刚曝光,中国又悄悄抛售了82亿美债!连续两个月狂甩200多亿美元后,中国持仓量只剩7570亿美元,创下16年来最低纪录。更震撼的是,中国已从美国第二大债主滑落到第三名,被英国反超——要知道,2013年中国手里还攥着1.32万亿美元,如今直接腰斩。
这可不是普通投资操作,而是一场大国金融博弈的静默反击。美国国债已突破36万亿美元,每天睁眼就要还39亿利息,比军费还烧钱。中国抽走筹码的动作,正在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,甚至可能引爆美国系统性危机。
特朗普政府急得跳脚,财长贝森特紧急约谈中国代表,白宫喊话“要来北京”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结局或将改写全球金融规则。
1. 中国抛债:数字背后的战略节奏
2025年4月,美国财政部最新报告显示,中国单月减持82亿美元国债,总持仓量压到7570亿美元,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。这已是连续第二个月抛售,加上3月甩掉的189亿,两个月狂砍271亿美元。
持仓排名从长期稳居的第二位跌至第三,被英国以8077亿美元反超,日本则以1.13万亿美元守住第一。若拉长时间轴,减持规模更触目惊心:相比2013年1.32万亿美元的峰值,中国已抛售超5500亿美元,相当于挪威全年GDP蒸发。
2. 美国债务:36万亿的“定时炸弹”
美国国债总额在2025年4月突破36万亿美元,债务占GDP比例飙至120%的警戒线。更致命的是利息负担——2025年需支付9520亿至1.2万亿美元利息,平均每天烧掉39亿美元。
这笔钱已超过五角大楼的军费预算,压得美国政府喘不过气[citation:用户原文]。穆迪因此百年来首次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,警告“金融定时炸弹”随时引爆。而2025年到期美债高达6.5万亿美元,再融资压力雪上加霜。
3. 中国动机:避险、反制、去美元化三连击
避险是首要逻辑。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债价格暴跌,2025年4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至4.51%,30年期突破5%,创1981年来新高。若继续持有,资产缩水风险巨大。
反制美国霸权更关键。特朗普4月对中国商品加征125%关税,中国随即抛售美债反击,被外媒称为“金融闪电战”。俄罗斯1763亿外汇储备遭西方冻结的先例,也让中国加速降低对美元依赖。
去美元化布局同步推进。中国黄金储备十年翻三倍,2025年达2262吨,占比升至6%;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覆盖185国,交易额突破175万亿元。与俄罗斯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30%,沙特石油人民币谈判也已启动。
4. 全球冲击:华尔街的“蝴蝶效应”
中国抛售虽只占美债总量2.3%,却在脆弱市场引发海啸。2025年4月,3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5%触发连锁反应:对冲基金因高杠杆“基差交易”被迫平仓,8000亿美元头寸瞬间崩塌。
美股应声跳水,美元指数下跌0.74%,黄金价格冲上3042美元/盎司。美国财长贝森特紧急灭火,称抛售是“投资者去杠杆操作”,却掩盖不了外国官方机构4月净抛301亿长期美债的真相。
5. 美国急了:特朗普的谈判桌与困局
白宫反应堪称恐慌。美财长贝森特放风“三周内约见中国代表”,推动所谓“互惠再平衡”谈判。特朗普更隔空喊话“要来北京”,试图缓解经济压力。
但美国筹码有限。美联储拒绝特朗普降息要求,6月坚持利率维持在4.25%-4.50%,直言“经济变量不确定”。国内通胀高企、失业率攀升、社会矛盾激化,迫使特朗普在稀土供应(中国占全球90%产量)和关税问题上向中国讨价还价。
6. 去美元化浪潮:170国的“集体觉醒”
中国抛售只是全球起义的缩影。日本2025年3月单周狂抛9027亿日元美债,德国秘密商讨运回1200吨黄金,沙特打开石油人民币结算大门。
美元储备占比从2001年73%暴跌至2025年58%,创30年最低。金砖国家新建独立于SWIFT的支付系统,东盟20%石油交易用人民币结算,非洲紧跟其后。
7. 中国的底牌:黄金与人民币的攻防战
中国央行地库里7345万盎司黄金,筑起抵御美元崩溃的价值防线。减持美债的资金正转向新兴市场基建、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,直刺美元霸权命门。
保留7570亿美债也暗藏玄机。这些“筹码”可在谈判中灵活运用,比如4月特朗普加关税后,中国3月抛售189亿美债创2009年最大单月纪录,精准施压。